第二十三屆傑出校友—李豐楙

05
2023.06
師大人
第二十三屆傑出校友—李豐楙
2023-06-05
樂水闊步清靜自在    宣道茲心化育茂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58 級校友李豐楙,是臺灣以道教研究榮獲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第一人,也是兼備道士與學者身分的修道者。李豐楙的研究,以道教文學、田野調查、華人宗教研究、身體文化,以及東方文化思維的探討(如「常與非常」)為五大方向。他培育道教研究的師資與學生、協助創立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道藏》典籍電子化、幫助輔仁大學宗教系和中華道教總會道教學院規畫課程,並為藝術文化創作提供宗教知識諮詢,為民間、學術、宗教與文化的維護和發展付出莫大的貢獻。

李豐楙的生涯始於自然,終於道教志業,一路上受到大道自然的引導,並為此盡心奉獻。他不畏懼遭冷嘲熱諷「旁門左道」,深信大道使命即在我心。即使退休後,仍勤行不懈修道講學。受栽培的師生既不少,也啟發其探索生命的奧祕,如今皆已成長,成為一片繁密茂盛的樹林,使得心靈、學問、文化都能生生不息。
 

李豐楙大四於臺師大操場旁舊宿舍 2 樓

道生而文育—自然與詩作的歲月

  自然與鄉村生活,乃是孕育李豐楙成長的起點。他在雲林縣口湖鄉的小村莊出生,蘊育對於土地、自然的感情,後來因故搬遷到嘉義,展開與山林為伍的生活,在此升學完成中小學教育。這種背景使他重視鄉村與山林,密切相處的歲月與環境,得以具備創作與學術的條件,即使在臺北成家,也選擇住在隣近山林的木柵。自然環境成為他的創作根源與夢鄉場景,而青少年時期的鄉村廟宇,提供日常生活的禮俗儀式,潛移默化為大半生的生活習慣。對他而言,這些日常生活隨處可見、自然而然的,卻又影響他觀察、體驗生命的事物。李豐楙的生命、生涯、領悟,一直取於自然、效法自然。

  文學豐富了李豐楙對自然與人文世界的感受與表達。他在高中時期就寫作投稿,後來考上臺師大國文系,先加入臺師大「文苑社」,後來也參與「噴泉詩社」的創社人,該社迄今仍在運作中。其創作題材涵蓋田園、鄉村、校舍及都市經驗,形式則橫跨散文、新詩、小說,風格則歷經田園抒情、鄉土關懷、批判現實、敘事知性。他自謙說:作為「李弦」發表的詩作,僅僅編成三本文集,卻是透過書寫自然與生活經驗,表達心靈的自由與成長的真實紀錄。

 

李豐楙政大碩士一年級(1971 年)在國軍英雄館與師大噴泉詩社同學舉辦詩畫展

  自然與文學可說是李豐楙早期生命歷程的兩大要素,他在自然環境中培養寫作的情懷與技巧,曾自豪說:對文字表達的感受與精粹程度,都比其他同學佔優勢。他在碩士、博士期間持續創作投稿,作品曾獲得文學獎,也參與創辦臺灣重要的文學詩社之一的
「大地詩社」,這些因緣促成他在大學講授文學課程、指導社團寫作。然而作家並非他決意走一生的志業,他在成長過程中有幸接觸鄉村的禮俗祭祀,以及在渡過成長歲月所纍積的寫作經驗與長期磨練的才能,終將在大道引導下匯聚而茁壯成長。

 
言贈以入道—轉向道教研究的開拓者

  回顧在臺師大國文系的求學歲月,他感嘆當時的師資人才濟濟,接受的正是國文系科班的紮實訓練。例如教聲韻學的許世瑛老師、文字學的魯實先老師,其寫作技巧也受到謝冰瑩、邱燮友老師的引導。這些國文系的看家本領,他對日後的學術研究可說如虎添翼。至於研究主題,他早期的旨趣在文學批評,又在機緣下讀到漢學大師王夢鷗先生的《文學概論》,隨即心嚮往之。後來才轉到政大攻讀碩、博士班,期望拜投於王夢鷗門下。

  李豐楙完成詩論的碩士論文後,在老師王夢鷗的指引下,轉向道教與文學的另一個世界,當初建議的大方向影響了後半生的學術。他既不能滿足於文本與文獻的紀錄,轉而期望到田野中尋找,認識更為具體的儀式細節。道教研究在臺灣,雖說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但在當時學術界幾乎一片空白,乃是有待開拓的新領域。他從此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後來回想這個決定,可說是學無常師,只能取法於國際漢學研究,從社會學、人類學等理論與方法切入,日本、法國的漢學可說是啓蒙,而後循此閱讀經典文本、歷史文獻。他既完成自我訓練,也逐漸建立臺灣自有的傳承譜系。

 

李豐楙 1969 年於臺師大圖書館拍攝畢業紀念照


李豐楙 1978 年政大中文所博士班畢業後,擔任教授時的書房

  「我的道教研究,怎麼樣才能講得比較接地氣!」關鍵的研究進路,甚至是他在生涯志業的一次轉向,即田野調查與拜師修道,是受到訪問中央研究院的法國漢學大師施舟人(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 的啟發。從施舟人處得知亟需離開書堆,走進臺南廟宇作田野調查,且須拜師成為道士。這樣的經歷和建議,他就同樣地效法,先後多次,從進入福州禪和派開始,而後基隆正一派廣遠壇、還到臺南拜入靈寶派之門,既當道士也是學者。才有機會研究不同派別的道教科儀,以及義理間的異同,得以親見外人無法得知,乃至不外傳的道教之秘。

  「我是個實踐者,我不能接受學問無法內化的情況,宗教研究正是如此。」一旦親身進入宗教的世界,李豐楙得有效的分配時間:學術研究、丹道修行,以及支援宮廟儀式,就是想要以生命體會學問與宗教義理。在學術研究方面,他需要考慮宗教不可外傳的秘密與神秘,並掌握發表與批評的分寸。相較於其他學者,他的「學術倫理」更為嚴格。經過多年的研究與修道,難免自豪地說:不論是宏大至教派義理與社會文化的特徵,還是隱微至生活習慣與執行儀式的知識與運作,自以為能夠比較深入了解「什麼是道教?」
 
 
李豐楙於 1971 年服兵役
 

李豐楙(前排左 1)在臺師大校門水池前拍攝畢業照


李豐楙(左 2)與國文系同學騎腳踏車從臺師大前往南港胡適紀念館


李豐楙(左1)與省立嘉義中學同班同學張再興(右1)於臺大農業陳列館合照
 
柔慈履師道—身兼道士、老師與學者的使命

  道士、老師、學者,是李豐楙兼備「師」的三重身分,宣道、授業、問學,更是他對「教」的多重期許。「我們能夠把握當下茲心(慈),好好善養,才能夠養成龐大的力量,如春芽初發終長為巨木。」李豐楙深信,道家與道教有一脈相承的理念。他的道教研究不會止步於學術發表,而是面對「道教」能否存在於現代世界?並能發揮「教化」的作用?他自覺有莫大的使命感。

  生死是人類與宗教的首要、核心議題,而道教的儀式與智慧可以幫助世人面對罪惡與生命。李豐楙不承認學術界過去批評臺灣社會的文化特徵,即僅僅重視世俗社會價值規範的「恥感文化」;而以專業的道教研究知識堅定地指出,道教的關懷始於起心動念、中經罪惡冤結、最終面對生死的關懷,正是世界各大宗教關心的「罪感文化」特徵。因為 1998 年的大園空難,他痛失摯愛的夫人後,曾藉由〈死亡不再獨霸!(懷月辭)〉抒發哀慟,然而宗教是讓他渡過生命中沉重悲痛的關鍵。既走過離別的悲傷,也能盡己所能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家屬,包括空難理賠與心靈痛苦之類,就是期望將宗教的義理付諸行動。

  「宗教不能自外於世界,道教必須回應當代的重要議題。」自然環境是現代社會與世界文明的關鍵議題,因而主張與自然共存並相互協調,這是道教與道家作為宗教與哲學一體的兩面、且是有所延伸的文化特徵。李豐楙曾以道教「謝土」儀式為例,百姓動土營建後,雖然諸神保佑營建順利,但既已破壞土地的秩序,亟需透過「謝土」向自然環境表達懺悔與感激。道教「謝土」與道家「道法自然」是一脈相承的,其中蘊涵人類應對自然環境而心懷敬意,希望維持和諧共存的精神。如斯源遠流長的智慧,特別在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處於緊張關係的危機之秋,道教如何存在於現代世界,這種宗教經驗與智慧更顯珍貴。
 

李豐楙(右 2)政大博士班畢業時,與父親李繼承(右 1)、夫人林月仙(左 1)、大兒子(左 2)合照


李豐楙(後排左 4)與謝冰瑩老師及其帶領的《青青文集》編輯委員合影。李豐楙回憶,其時編輯委員為師大國文系學生,人才輩出


李豐楙(右 1)與國文系同學在中央研究院前,他感嘆當時沒想到日後就在中研院工作


李豐楙於臺師大畢業旅行
 
  「維護傳統的不一定是知識精英,而是像我的祖母一樣。」李豐楙心懷敬意地感嘆,顯然而見的生活習慣常隱藏希聲的無形大道中。他以臺灣民間社會的五營信仰與犒軍儀式為例,其中傳承的經驗,結合了地域邊界、集體防衛與宗教信仰,才能形成聚落社會的共同體意識。如果沒有走入道教研究,故鄉隨處可見的儀式,對他而言全是習以為常,只是不知其所以的日常生活。李豐楙相信,透過宣道、為大學與宮廟規畫宗教課程、培育學生與師資,甚至為藝術文化創作,例如《水月》、優人神鼓等藝術表演,提供宗教知識與創作元素,這樣的諮詢才能履行「師」的責任、弘揚道教,為學界—宗教—社會建立橋樑,傳承連綿不斷的文化生命。

道不孤,必有鄰

  李豐楙生涯奉道,為學術、宗教、社會培養人才,為社會大眾啟發生命,為道教傳承奉獻所學,自己也在修行上潛心求道。回首學術路上曾被以「怪題目」和「旁門左道」潑冷水,到往後卻成為中央研究院士,一路走來雖說顛簸,卻有機會栽培無數的師生,也參與國際的宗教活動,這個大小不一的學術工程,都是為了弘揚道教。這種理念背後的動力何在?李豐楙只淡淡地回應一句:「因為這條路太寂寞!」。他始終相信並建議學弟妹,求學不必趨熱門,能夠把冷門熱起來,這就是值得付出的本事。
 

李豐楙於 2012 年訪問美國哈佛大學時,早上練習太極拳。李豐楙於臺師大第一個加入的社團為國術社,與體育系老師正式學習太極拳

  自然山林與村野禮俗的成長經驗、文學創作與求學的知識技藝,種種因緣最終在道教開花結果,李豐楙的生命一直在大道自然的引導下前進。即使他退休後,仍然持續宣講道教義理的經驗與智慧。道不孤必有鄰,昔日講學傳道所潤澤的茲心春芽,如今茁壯成長成為茂盛樹林。勤行奉道一生,李豐楙那充滿生命力的聲音與身影,顯得清靜自在;那簡明精粹的字句,聽者聞道以為得一至寶,驟覺僅窺見背後眾妙之門的一端。
撰稿人:曹律麟/編輯:楊雅雯)

 

李豐楙(左 3)省立嘉義中學高三時期(1964 年)


李豐楙(右 1)於臺南興濟宮建醮時舉辦道士授籙儀,擔任三師之一的保舉師,左 1 為監度師李松溪老師


李豐楙(左 2)於政大中正圖書館,與博士班指導老師羅宗濤老師(右 3)、師母、同學合照
 
第二十三屆傑出校友—國文系58級
中央研究院第 33 屆院士、中國文哲所兼任兼任研究員、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李豐楙/大事記
 
  • 1947     誕生於雲林縣口湖鄉
  • 1965     考入臺師大國文系,以「李弦」為筆名創作
  • 1967     與秦嶽、陳慧樺等作家創辦「噴泉詩社」
  • 1969     臺師大國文系學士畢業,當兵一年後,考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班
  • 1972     與陳慧樺、林鋒雄等作家創辦「大地詩社」
  • 1973     政大中文所碩士畢業,同年考入政大中文所博士班
  • 1978     以「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取得政大中文所博士學位
  • 1978     擔任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1979     作品〈小巷之歌〉榮獲第 2 屆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等獎
  • 1981     轉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1981     作品〈大地之歌〉榮獲第 3 屆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
  • 1982     與莊宏誼、鄭素春參加福州禪和派,前後五、六年
  • 1987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 1987     拜基隆正一派道長李松溪為師,成為入門道士
  • 1991     拜臺南靈寶派道長曾泛舟為師
  • 1992     轉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
  • 1994     第一次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1995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 1997     第二次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1997     擔任國科會「中文學門」召集人(至 2002 年)
  • 1999     以道教代表身分,隨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前往約旦,出席第 7 屆「世界與和平協進會」會員大會,擔任臺灣宗教學會第二任理事長
  • 1999     陸續出版詩集《大地之歌》、《下午,寂寞的空廊》、散文集《蝶翼》,收入過去作品
  • 2010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 2011     參與發起臺灣中文學會,擔任第 1 至 3 屆監事
  • 2013     創立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 2015     國立政治大學退休,擔任名譽講座教授;轉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兼任研究員
  • 2022     當選中央研究院第 33 屆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