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3.06
師大人
第二十三屆傑出校友—林金滄
2023-06-05
 
從嘉義八口之家的長男,到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首席工程師,物理系 63 級校友林金滄,在師大物理系及物理所取得學位後,旋即赴美發展,成功在異鄉闖出一片天。工作之餘,林金滄也擔任師大北加州校友會會長,籌劃各種校友活動及聯繫工作,並於 2021 年接下臺師大北美基金會董事長重責,成為海外校友和母校之間最堅實的橋樑。

臺師大北美基金會於 2020 年 4 月成立,目前由美國 12 個地區的校友會推派代表所組成,有別於其他以聯誼性質為主的海外校友社團,是少數通過美國國家稅務局(IRS)認證的非營利機構。海外校友可以透過北美基金會的網站或基金會的人員協助,捐款支持臺師大各項校務計畫,包括百年校慶校務發展基金、學生獎助學金等,同時達到節稅及幫助師大學弟妹安心就學及促進母校發展的雙贏目標。
 

林金滄在 Adaptec 上班時進行工作報告

從嘉義出發    在師大開拓視野

  林金滄出生於嘉義,爸爸在中油上班,媽媽則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身為家中長男,父母從小就希望他能作為弟弟的榜樣,而他也不負期望,不僅成績優異,高中也順利進入嘉義高中。高三時,他初次接觸物理,震撼於「原來有這種方式的邏輯思考」,便將物理系填為第一志願,並選擇有公費生制度的師大就讀,以減輕家中經濟負擔。

  剛從嘉義上臺北的林金滄,個性內向文靜,卻因喜愛音樂,選擇加入「音樂聽起來不太一樣的」博欣社(土風舞社),在與人的互動中,逐漸打開他的熱情。此外,他也對國文系吳璵老師開設的大一國文印象深刻。當時的國文課安排在下午,老師常帶著全班同學到戶外教學,或是一起擠公車到陽明山賞花,讓他開拓了視野,也觸動了他想到外面世界多看看的念頭。

 

大一時國文老師吳璵先生帶全班同學校外活動

 

  畢業後,林金滄分發到板橋國中教書,當時因為年輕又「長的比較兇」,因此被學校派去任教後段班。在當時的升學主義下,因成績落後而被分到後段班的學生,大多無心上課,但他拿出當兄長的威嚴,從而建立起班級基本秩序,是他短暫執教過程中難忘的回憶。

  教書第二年,林金滄萌生進修的念頭,剛好師大物理所正在招考第二屆研究生,他抱著測試自己程度的心情應考,想不到一試中第,便在師大物理所取得了碩士學位。退伍後,也順利獲得美國的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入學獎學金,跟著錄取同一所大學的同系學妹、也是新婚太太,一同前往美國展開留學生活。

 

念師大物研所時與郭鴻銘所長,余健治老師及同班同學合影


與指導教授 Dr. John Gardner 及同學在實驗室合影


初為人父的喜悅
 
美國生活大不易     從物理轉攻電機

  美國物價水準高昂,隨著孩子出生,當林金滄收到美國醫院寄來的帳單時,整個嚇了一跳,他說:「當時真不知道要去哪裡找錢來付,連辦分期付款,都不知道要付到什麼時候?」迫於經濟壓力,又因俄勒岡州離加州很近,能強烈感受到當時半導體產業的榮景,因此他決定轉到電機系修課,並在畢業後,進入當時半導體產業中的領導品牌—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服務(註:該公司於 2011年與德州儀器公司合併)。

  在積體電路 ASIC 晶片的設計過程中,追求小、省電及運轉快速的要求,是晶片設計者共同的願望。由於林金滄暸解電晶體的物理特性,能優化設計技術,達到小而快的設計要求,因此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滿足客戶端旳需求。

  因為掌握關鍵技術,林金滄成功幫公司省下不少時間和金錢,一路從工程師升職到擔任部門的負責人。他說:「美國文化強者為勝,當技術比人強的時候,大家就會信服你!」再加上他仍保有為師、為長的性格,只要別人有不懂的問題,他都毫無保留的解答,因此深獲主管和同事信任,最後還恊助兩家半導體公司在 NASDAQ 上市。

 
理性與感性兼具    熱心參與校友活動

  在物理學的訓練下,讓林金滄無論是擔任部門主管、北加州師大校友會會長,或是北美基金會董事長,都展現出縝密的思考力及判斷力。又因為師大培養出的人文素養,使他在理性的思維中,仍不失感性的情懷和服務的熱誠。

  林金滄剛到灣區上班時,有次透過朋友介紹,得知附近有一個師大北加州校友會,每年都會舉辦露營和年會活動。剛好當時小孩年紀還小、缺玩伴,他就帶著孩子參加校友會活動,後來彼此更熟識後,就順勢進入理事會幫忙。他笑稱:「不知道為什麼,慢慢就變成會長了!」
 

在俄勒岡卅立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前


與同系的博士班同學聚餐


在美求學時,於 Corvallis 的學生宿舍與夫人合影

  擔任會長後, 林金滄仍熱心找人、找場地及找資源,有人想辦畫展,他就幫忙找文教中心借場地、掛圖。卸任會長後,他也經常透過 ZOOM 軟體舉辦線上聯誼會,談談退休及養生規劃等等,凝聚北加州師大校友們的向心力。林金滄說:「有時我參加其他學校的校友會,他們就會來跟我說,我的哪位朋友、親戚或是妹妹,是念師大的,我就會跟他們要電話,透過人際關係,邀請年輕一代的校友來參加師大校友會。」

  「師大校友會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組織,校友人才眾多,因為校訓是『誠正勤樸』,所以我們『勤樸』兩個字用得很好,不鋪張、不浪費。其他學校辦活動都張燈結綵,我們辦任何活動都很簡樸,能自己動手做的,就盡量自己做。」林金滄笑稱,例如辦活動要吃飯,就自己煮飯;到外面郊遊或烤肉,所有東西也都是自己處理。這種運作方式不僅省錢,而且大家都參與的很深,創造更多的回憶與趣事。

  由於師大海外校友人數越來越多,光北美地區便已成立了 12 個校友會,校友想回饋母校的捐款需求也跟著增加。2019 年 8 月,由美國聖地牙哥校友會的陳秋山學長(物理系 49 級)、陳正茂學長(生物系 47 級)等 4  位校友,規畫籌設臺師大北美基金會,並於
2020 年 4 月獲准設立,是通過美國國家稅務局(IRS) 認證、為 501(c)(3) 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

  北美基金會從籌設、創立,到交由現任董事長林金滄掌舵,這中間的傳承,藏著一段師生情誼與世代交接的佳話。

  林金滄說:「陳秋山學長是我大四時的老師,他當時剛好回國教了一年書,後來成立北美基金會的時候,陳學長邀集各地校友會的會長參加,我就被點名了。」由於林金滄是工程師出身,做什麼事情都很理性,再加上籌設基金會的學長姐們希望能由年輕世代接棒,因此各地的校友會都很支持他當董事長。2021 年,林金滄走馬上任後,北美基金會開始真正的運作。

 

擔任北加州師大校友會會長時,舉辦園藝講座
 
帶領北美基金會走過草創     集結善心回饋母校

  「北美基金會剛成立時,只有簡單的 outline,但依照我們辦校友會的經驗,應該還要有一些規範,所以我們就開始撰寫章程,並思考如何處理校友捐款。」林金滄在基金會內,成立了投資委員會及審議委員會,除了將校友的善心願舉完整傳回臺灣外,也希望能將幫助的範圍從師大的在校生,擴大到提供學弟妹赴美發展時所需要的資源。

  北美基金會也複製北加州校友會的成功經驗,架設官網及捐款網站,除了方便校友或認同臺師大的各界人士線上捐款,也希望能吸引校友到附近的校友會走動。林金滄說,希望北美校友看到網站後,可以回想起過去的求學時光,「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就是受到很多人幫忙,尤其在念大學的時候,受到校內師長,以及善心人士的捐款照顧。我們希望當校友們有能力回饋的時候,有一個捐款平台可以幫忙。」

  林金滄以協助成立「洪陳慧美紀念獎學金」為例,這是師大國文系 57 級洪陳慧美學姐在美國因故去世後,她的先生、美國北達科他大學(以下簡稱 UND)校友洪章夫博士,為了紀念她所設立的獎學金。由於洪章夫博士之前曾設立過美國大學的一個留本(永續)獎學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因此向北美基金會尋求協助。基金會內部評估後覺得可行,又經多次來回討論後,成功設立了「洪陳慧美紀念獎學金」,用以資助國文系校友或師大編制內講師與助理教授赴UND 進修博士學位。

  林金滄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建立起校友們對北美基金會的信任感。北美基金會裡面的董事,都是由校友們義務擔任的無給職,所以校友捐給母校的錢,也都是百分之百給我們學弟妹。後來洪章夫博士的兒女,也陸陸續續捐了一些錢過來,這就是信任的開端、也是信任的延續。」

  由於美國稅法規定,退休人士到了一定年齡後,可將一部份的退休金捐出來,以獲得免稅的優惠。「他們可能把錢捐給附近的慈善機構、政治團體,也有可能捐給學校。」他說,為了成為在美退休校友心中的「第一品牌」,北美基金會目前已針對不同捐款需求,設計一些套裝方案,像是「臺師大校慶捐款」、「臺師大學生獎學金」、「北美臺師大學生獎學金」、「臺師大校園擴建基金」、「臺師大高等學術研究與新一代技術研發基金」等。捐款人只要選好捐款標的,就能馬上提供所需的文件和服務,達到彼此互利雙贏的目標。

 
敞開心胸多方傾聽     創造職涯無限可能

  回首過往,林金滄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或才能,要如何發現這種才能?必須先開闊你的心胸,去嘗試各種東西。然後選定要做的事情之後,就要很堅持、很有毅力的完成它。」他勉勵師大學弟妹,「天生我才必有用」,至於要怎麼用?用到什麼程度?這就是毅力問題。

  林金滄坦言,在職涯過程中,他也遇過低潮和挫折,當服務的公司被收購,他的部門也跟著被關掉。他說,若一直困在原地想:「為什麼是我?」那一點都沒有用,反而應該思考,面對大環境的轉變,你有這個專業技術、這個技能,那下一步該怎麼走?這就是考驗信念和毅力的時刻。他說,遇到困難時,要想辦法去解決、往前看,才會找到出路。

 

參與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敲鐘儀式

  而回顧他的跨域學習歷程,他建議學弟妹要敞開心胸、多看多學、多跟業界的成功人士交流聊天,才能學習他人成功的地方和經驗。他說,自己原本的個性很內向,是在上了大學之後,才開始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他認為,海外校友會的功能,也是增加校友們見面和互相交流的機會,比較年長的校友人生歷練較多,就可以跟年輕的校友經驗傳承。

  校友是學校長遠發展的基石,也是智慧與經驗的領航者。在林金滄的掌舵下,臺師大北美基金會將承載著校友和各界師大人的期許,持續協助母校推動國際學術與師資交流活動,建立產學合作、發展跨域整合、加速數位轉型,共同開創嶄新燦爛的高教新局。
(撰稿人:曾秉芳
編輯:楊雅雯
 

與參加僑委會臺灣青年海外搭橋計劃的師大學妹,在灣區聚餐


擔任北加州師大校友會會長時,舉辦-日園藝遊


擔任北加州師大校友會會長時 , 參與北加州中國大專校聯會活動


退休後開始參加每周二的登山健行
 
第二十三屆傑出校友—物理系63級
臺師大北美基金會董事長 林金滄/大事記
 
  • 1951     出生於嘉義
  • 197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學士班畢業
  • 1975     擔任板橋國中教師
  • 197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班畢業
  • 1979     取得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 (Oregon State University)入學獎學金,赴美國攻讀物理碩士,後轉攻電機碩士學位
  • 1983 — 1990  進入美國國家半導體任職
  • 1990 — 1999  進入 ADAPTEC INC.
  • 2000 — 2020  協助兩家新創半導體公司在 NASDAQ 上市
  • 2018     擔任臺師大北加州校友會會長
  • 2019     連任臺師大北加州校友會會長
  • 2021     接任臺師大北美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