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書知味」書展開幕 一同探索認識飲食文化

15
2024.05
校園生活
「食書知味」書展開幕 一同探索認識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記憶和情感的交織」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和臺師大合作辦理「食書知味」書展,內容包含飲食古籍、六任總統國宴菜單以及餐飲美學與教育相關圖書,展期從5月7日至6月6日,邀請全校師生及對飲食有興趣的民眾一同探索多元的飲食文化。
 
「食書知味」書展開幕式。
 
成立於1989年的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擁有全臺唯一以「飲食」為主題的專門圖書館,多年來以各種不同管道傳遞飲食文化的多面向。近年,基金會與大學圖書館合作,推出「食書知味—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書展」,讓更多年輕學子認識「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並廣泛利用其豐碩的館藏。
 
本次書展以「食書知味」為題,期盼讀者透過書籍及閱讀,能領略食物的美好。活動展出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三十五年來的特色館藏,尤其是平日典藏於古書櫃的飲食古籍《隨園食單》、《飲膳正要》、《齊民要術》更來到臺師大,讓讀者一窺神秘面紗。書展亮點之一,是該館最重要的館藏——「六任總統的國宴菜單」,包含陳水扁總統的四季宴、馬英九總統及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國宴等,在臺師大圖書館一樓依序陳列,完整公開亮相。
 

 
為貼合臺灣師範大學的系所特色,書展展出「餐飲教育及美學」相關書籍,包含市面上較不常見的政府出版品及簡體書,其精選「世界各地飲食文化」書籍,讓讀者探索多元的飲食文化。近年受到大眾關注的「慢食及永續飲食」、「食農教育」、「植物與生態」等生物多樣性的書籍,也是此次書展的重點之一,邀請大家共同思考這些議題。現場輪播基金會製作的飲食文化動畫及三十周年紀念影片,除了翻閱書籍,讀者也可以在螢幕前細細品味另一種型式的飲食文化。
 

 
5月7上午的開幕式邀請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洪麗君副主任、臺師大圖書館廖學誠館長、臺灣語文學系陳玉箴教授及地理學系許嘉麟助理教授為活動致詞。廖館長亦為地理系教授,除了很高興能和基金會合作,也分享記憶中母親烹調鯖魚的尋味故事;他認為飲食是一種情感的聯繫,期許觀展來賓能透過書展找到與飲食文化的共鳴。
 
活動貴賓合影留念。
 
洪麗君副主任提到,基金會圖書館藏書十分豐富,如果時間允許,推薦大家一定要親自去參觀一次;基金會發行的《料理·台灣》雜誌,也曾邀請陳玉箴教授撰文。本次展覽書籍特別根據師大特色挑選,希望可以對師大學生有所助益。陳玉箴教授和許嘉麟助理教授則表示希望書展可以豐富學生的飲食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飲食故事」。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洪麗君副主任。
 

 

 
開幕式現場除了貴賓、老師們,也有許多學生一同參與。許多都是選修許嘉麟助理教授在系上開設的「飲食文化地理」課程,地理113陳佳郁同學提到:「上課時老師有帶我們去基金會圖書館,裡面有很多國家檔案局的資料,師大書展只是冰山一角」。她很喜歡這次活動,認為這個展覽可以讓師大學生了解基本飲食概念,和隱藏在飲食文化中有趣的事物。她也提到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是「佛跳牆」,每三次回家就會請爸爸煮;雖然爸爸會抱怨準備過程麻煩,但還是會做給她吃。「我們家有灶,可以感受到爐灶和瓦斯爐弄出來『真的不一樣』」,她認為這道料理不僅飽含家人的愛,忘不掉的柴燒味才更是家的味道。
 

 

 
地理114的許丞翔同學,因本身對飲食文化有興趣,當聽到館長小時候的飲食記憶,也讓他感慨現在食物跟小時候的口味差距。臺灣越來越多移民和外國人口,雖然造就多元飲食文化,但小時候吃的味道也正慢慢消失;他希望透過這次書展認識、了解世界飲食,也期待可以找回小時候的滋味。他記憶中深刻的菜是外婆親手做的香腸、小黃瓜和滷蛋。他提到「外婆做的東西口味都很特別」,如香腸跟外面完全不同,粉粉嫩嫩且有獨特口感;小黃瓜也是外婆自己醃的,如果換成媽媽來醃就完全是另一個味道。(撰文:校園記者英語115王姿晨 /編輯:張適/核稿:圖書館、胡世澤)
 
書展資訊:
名稱:「食書知味」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書展
日期:2024年5月7日至6月6日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書展期間讀者手拿「食書知味」活動字卡拍照、留言、打卡,或在基金會臉書按讚、追蹤,線上簽到即可獲贈一份小禮物。(小禮物包含:《料理·台灣》雜誌一本,或口罩,或酒精瓶,或調味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