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系師生赴日本九州大學交流 分享機械手臂與虛擬實境的創新教育技術

08
2024.07
學術動態
科技系師生赴日本九州大學交流 分享機械手臂與虛擬實境的創新教育技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在系主任丁玉良教授帶領下,共13位學生成員,於6月17日至日本福岡九州大學大橋校區,和該校設計學院的Dr. LOH Wei Lenog, Leon合作,在他的班級課程,有28位國際學生,進行兩節課的教育與設計的創新課程,從設計的角度分享機械手臂與虛擬實境(VR)製作之教材與教具設計工坊。
 
此國際交流活動是由國際處所贊助,擔任主要負責人的碩士生徐翊堯解釋,目標是透過參與日本九州大學設計學院的創新課程中,與課堂的學生互相討論與發想,讓參與學生學習與交換感想與設計理念,使臺師大與九州大學的大學生能夠透過設計思考與設計流程,結合科技教育中的圖學、機構概念的相關知識,以創新的方式解決教育上的問題。
 
本次教學活動的方式,是讓臺師大科技系的學生擔任講師,在臺上示範與講解的同時,臺師大的其他同學們在旁協助日本學生設計發想討論,有問題時學生與講師或助教做直接溝通,並以設計教育的問題解決模式(見圖二),引導學生認識機械手臂和虛擬實境的知識與原理,轉換為設計邏輯與思考上的過程與想法。
 
在活動過程中,擔任助教的碩士生徐翊堯發現,學生們在互相討論時,有時會因為不了解設計過程以及設計目的,因此從旁給予協助幫忙與解釋,而學生們也在理解後發掘自己的巧思,嘗試結合他們課堂上的問題以及日常生活的經驗,模擬遇到問題的狀況,也是很有趣的思維操作。
 
而在本次教學所使用的機械手臂及教學方法,全部是由科技系同學自製研發當教材,作為材料的軟硬體工具價格實惠、取得容易;教師們可運用此機械手臂,自行發展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式。
 
活動的最後,團隊舉辦了最佳解決問題方法的討論活動,讓參與的同學們運用討論出來方法以及解釋理念互相觀摩與學習,活動內容是以在課堂上所給予的相對應問題,在組員之間互相討論並將想法紀錄於便條紙上,貼於板子上,最後上臺發表各組的想法與流程和解決方式。在活動中,我們透過課程所介紹的課程設計方法以及接決問題的邏輯順序給同學們,讓大家更加熟悉其原因與原理,並且達成任務。工作坊後兩校學生大合照。
 
日本九州大學同學們上台發表想法與成果
 
工作坊後兩校學生大合照
 
擔任本次活動的主講人高奕弘同學表示,這次的活動讓自己對未來發展的方向有更進一步的構想,自己講課的途中所產生的互動所需的臨機應變能力,以及之前前往日本高崎市參與國際交流的經驗,帶給了自己在對國際學生的教學上許多收穫,透過和日本大學生同學們的互動,運用不同語言的討論與交流的方式解決問題,並從中的找出最佳答案。
 
高奕弘同學擔任講師介紹機械手臂的設計流程
 
 莊孟喬同學(面對鏡頭者左)及吳承翰同學(面對鏡頭者右)與九州大學同學討論
 
擔任組別助教的吳承翰、李騰騏及安珮均分別表示「到其他國家教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十分的有成就感。在籌備過程中,高奕弘學長給予許多教學方式上的建議,覺得獲益良多。教學過程中,英文更多是一種工具的方式介入其中,所以教學內容不會對英文能力有很大的負擔。有時候老師沒辦法顧到所有同學時,助教很重要,引導他們討論以及鼓勵他們舉手發言,並適時跟他們聊天讓他們放鬆。」
 
 臺師大高奕弘同學(站立者左)與蔡炘柔同學(站立者右)擔任助教協助討論
 
負責整體教學活動規劃的莊孟容表示「雖然對教學內容十分熟悉,但面對語言及文化不同的學生,使用全英文教學確實增加了難度,讓她對教學策略和課程設計有新的體悟,特別是內容難易度以及語言對教學的影響。」負責整體行政業務的助理周家如表示,「此次國際交流的目的在於拓展同學視野,並透過實地教學活動,與國外學生及老師的互動中學習經驗。」團隊感謝雙方學校及臺師大國際處給予支持及協助,才能有機會到日本進行學術交流。
 
莊孟容同學分享虛擬實境教材的設計
 
此外,此次交流的科技系教授與核心成員,在九州大學的Dr. LOH Wei Lenog, Leon陪同下,拜訪九州大學的副校長兼院長Dr. Akira Omoto,除了互贈禮物與合影留念外,副校長也興致勃勃,在臺師大科技系徐翊堯同學的引導下,當場操作機械手臂的禮物,對於臺師大科技系同學發展這樣有趣的教具,給予高度肯定。(撰文:科技系大二孫士傑 / 編輯核稿:胡世澤)
 
九州大學副校長 Dr. Akira Omoto在臺師大科技系徐翊堯同學的引導下,操作機械手臂的禮物
 
科技系丁玉良主任(左五)與台師大學生,和九州大學副校長(兼任設計學院院長) Dr. Akira Omoto(左四)及設計學院老師Dr. LOH Wei Lenog, Leon(左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