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4.07
師大人
臺師大傑出校友、興大講座教授楊長賢 以逆境免疫力 解密蘭花之美
  臺師大生物學系(今生命科學系)70級校友、第15屆傑出校友、現任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暨生物科技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楊長賢,榮獲中央研究院第34屆生命科學組院士。楊教授專精於植物分子發育、蘭花生技,投身花卉生技研究已三十載,還被譽為「蘭花教授」,並且表示以植物學獲選院士的人很少,這份榮譽不只是個人的,更代表臺灣植物學界受肯定。
 
  楊教授出生於1958年,就讀生物系時,有別於同學們專注學業,為了分擔家計,必須到處打工,暑假甚至到工地當捆工,賺取下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楊教授說:「雖然環境逼你做這些事,但是要往正面思考,才能坦然面對。」也因為無法在學業上花太多工夫,所以特別感謝當時的導師溫永福退休教授,總是包容與鼓舞做自己,兼顧生活及課業時,也要滿足學習基本要求,「老師的鼓勵,讓我知道有人在關心我。」
 
  喜歡變化、接受挑戰的楊教授,申請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自1994年返國任教後,投入在國際植物科學領域上,具高度競爭的花朵發育調控相關研究,尤其於蘭花的花形、花色、老化和凋零等,成功揭開「蘭花之美」神祕面紗,獲得豐碩成果。
 
  楊教授發現全世界有2萬8千多種的蘭花,而之所以有這麼多形態,其提出「花被密碼」的規則,即原因是在於「唇瓣複合體」、「花萼與花瓣複合體」蛋白質複合體,兩者相互影響所形成的機制,榮登國際期刊Nature旗下Nature Plants的2015年5月封面。
 
  此外,又進一步發掘「花被密碼」當中,二複合體還有控制花朵顏色、花萼及花瓣的老化、花柄凋落的多重新功能,榮登國際期刊Nature旗下Nature Communications。這些創新且具突破性的貢獻,不僅能育種出顏色多樣和花期延長的蘭花,極具產業與市場的實際應用價值,更顯著提升臺灣在蘭花生技的國際能見度。
 
  對於當選新科院士,楊教授表示,因為生物背景打下學術基礎,因為生活困境學會正面思考,在實驗室也找到了樂趣,即使研究遭遇瓶頸,總笑著說:「還有什麼事情比求生存更難?」更以過來人的身分,再三勉勵學生:「越早遇到挫折,才能增強逆境的免疫力。」(資料來源:生科系、中研院、興大、聯合報)